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认真学习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5月28日上午,职业素养教学部人文教研室课程思政化集体备课研讨会在竞勤楼二楼会议室举行,副校长李晓延,职业素养教学部主任席朝晖、副主任付万荣、张红梅、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科副科长胡皓洋出席会议。人文教研室专兼职教师参加展示观摩。


观摩交流会现场

副校长李晓延观摩教学交流活动
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理念是协同育人,结构是立体多元,方法是显隐结合,思维是科学创新,承担课程思政的教师,要立好自己的德,才能引导学生立德,真正做到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初心和使命。教师的思想、行为、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力和辐射面非常大,教师首先树立高尚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才能真正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
职业素养教学部副主任张红梅就自己承担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示范讲解,她倡议所有承担人文教研室课程的教师要继续深化课程思政建设落实工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扛起“立德树人”政治责任。

与会人员认真观摩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思政的融入及思政元素进行展示
随后,黄燕强、杨眉等专职教师分别就《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思政的融入及思政元素挖掘为教学展示主题进行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展示。

教师代表进行思政课程主题展示
三位兼职教师张越、陈文丽、张云昊就《应用文写作》课程,以视频、图片、ppt等形式为依托,生动地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日常教学中,深入浅出地对专业知识进行了分析讲解,令教学单位负责人、专职教师们更直观、生动地感受到了课程思政的魅力。
七位教师的展示内容受到了校领导的充分肯定和与会人员的充分认可,现场掌声不断,精彩连连。
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科副科长胡皓洋就两门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有效设置、时间分配等技术处理提出了建议。
最后,张红梅点评展示并总结发言。她表示,虽然本次思政课程主题展示时间不长,但令人深受启迪。同时提出四个点评关键词:价值,问题,学理,生动。她指出,价值塑造是课程思政的根本。课堂上的知识传授是静态的,价值传授却是塑造灵魂的,如何通过课程思政让同学们通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形成正确的价值引导,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态度,正是课程思政所面临的问题;七位老师都本着以问题为导向的态度,以生动的教学案例深入浅出地对问题进行了剖析,为解决课程思政中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见解。
文/图:张红梅/关晓娟 编辑:高峰